9月17日,由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图书馆和教师发展中心联合打造的“新教师充电站”活动正式开启,多名新入职教师踊跃参与。活动以“赋能此刻,点亮未来课堂”为宗旨,聚焦三大核心模块,通过专家引领、资源支撑、实践浸润,为新教师夯实教学“硬技能”,激发教育创新活力,干货满满、亮点纷呈。
科研素养:从零到一的探索之路
科研与发展规划处陈晓红副教授以自身科研经历为蓝本,深入解析课题申报、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的实战经验,更坦诚分享科研中遇到的困境与突破方法,引导新教师“从零开始,步步深耕”。一位新教师感叹:“陈教授的分享让我对科研不再畏惧,找到了切入的方向!”
数字赋能:解锁教学科研“资源库”
图书馆杨刚副馆长生动讲述了学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并重点演示了馆藏图书检索、知网等数字资源平台的操作技巧,助力教师高效获取文献与教学素材。他强调:“图书馆就是教师的‘第二备课室’,随时为教学科研保驾护航!”
实训浸润:专业实训场馆“零距离”体验
新教师走进信息工程学院科创楼的物联网实训室、智能制造与汽车工程学院的新能源汽车实训室,以及护理与健康学院的标本室、显微镜室、儿科护理实训室。通过观摩真实教学场景,他们对专业培养课程的实操要求与行业标准有了更深理解。多位教师表示,希望未来能打破专业壁垒,探索跨学科研究,将不同领域的创新理念融入教学实践。这种“跨界”热情,为未来教学创新与科研合作埋下新种子。
接下来,学校将持续优化充电站内容,未来将融入教学、科研沙龙等模块,构建教师成长生态圈,助力新教师以专业之光,照亮学子成长之路!
来源: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
编辑:温春伟
一审:王宏道
二审:温春伟
三审:吕玉林
- 上一篇: 我校召开2025年下半年科研工作会议暨科协第二届第一次会议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