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专业

交流洽谈促发展! 智慧城市设计学院建筑工程系赴惠州市土木建筑学会交流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30

      2025年6月25日,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城市设计学院邓新广副院长率领学院骨干团队,包括建工系系主任兼室内设计专业负责人黄忠良,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负责人王国耀、工程造价专业负责人许紫芳、骨干教师朱锦辉一行,专程前往惠州市土木建筑协会进行交流访问。
      惠州市土木建筑学会对此次交流高度重视,会长李威、专家委员会主任陈秀勇、秘书长陈伟良出席座谈会。同时,交流会还特别邀请了广东省技师学院骨干教师刘彩霞、市才智教育培训中心副校长杨玉娇等嘉宾共同参与,共话人才培养与合作。

      交流会上,学会秘书长陈伟良热情接待了学院一行,并详细介绍了惠州市土木建筑协会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核心职能以及当前的重点工作方向,为学院深入了解行业平台提供了宝贵信息。

      邓新广副院长代表学院,向学会及与会嘉宾介绍了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及智慧城市设计学院的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特色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展现了学院在建筑与城市领域教育的实力与潜力。邓副院长也明确指出,此次交流旨在加强学院与行业的紧密联系,学习行业前沿技术与发展动态,共同探寻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方向。
 
 
      协会会长李威发表了重要见解,他深入分析了当前惠州及大湾区建筑行业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会长结合政策导向、技术创新(如BIM、绿色建筑、智能建造)和市场需求变化,为学院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向上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行业洞察与前瞻性指导。他的分享为学院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双方及与会嘉宾围绕多个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且富有建设性的探讨。
    1.专业建设与发展:
 

      建工系系主任黄忠良就新专业申请的可行性、方向选择(紧密对接会长指出的行业趋势)以及现有传统专业(室内设计、工程造价、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等)的升级改造与内涵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和建议。双方就如何优化课程体系、融入新技术新标准、提升专业竞争力进行了务实沟通。

    2.校企协同育人:
      双方重点探讨了深化校企合作的模式与路径,寻求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项目实践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黄忠良主任特别提出并深入探讨了共建“校外流动实训基地”的创新构想,旨在突破传统固定基地的限制,让学生能更灵活地参与到学会会员单位的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真实项目中,极大提升实践教学的广度、深度与时效性。

      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陈秀勇对此构想表示高度认同,并着重强调了整合学会专家资源与企业项目资源的重要性。他提出,专家委员会可以深度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标准制定、项目遴选、技术指导和学生评价,为流动实训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质量保障,确保实践教学与行业前沿技术、真实项目需求无缝对接。

    3.人才共育与实践:
      双方就行业人才需求、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认证、以及落实(包括流动实训基地在内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负责人王国耀老师补充发言,他结合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特点,特别强调了学生在真实工程环境中的“浸入式”实践体验以及毕业设计与实际工程问题结合的迫切需求。他期待学会能协助引荐更多优质的轨道类会员企业,共同打造贯穿学习周期的实践链条,并就毕业生就业推荐渠道的拓宽提出了具体期望。

      广东省技师学院骨干教师刘彩霞老师分享了该校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方面的宝贵经验,并积极提议,希望未来能加强与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建筑类人才培养方面的校际合作,形成育人合力,共同提升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双方及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需共同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此次交流气氛热烈,成果丰硕!学会领导的前瞻性分享、专家委员会的专业建议、兄弟院校的宝贵经验与学院团队的务实建议,为多方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会各方高度认同在推动惠州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方面目标高度一致,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期待未来各方能建立常态化、多层次的沟通协作机制,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特别是实践教学与就业)、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等领域开展更紧密、更深入、更创新的合作,携手为服务惠州及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建筑行业人才生态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