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中课程网站的建设”
作者:林龙健 来源:网络教研室 发布时间:2008-06-20

    课程网站实际上是一个基于网络资源的学科研究、协作式学习系统,它通过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课程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让学生自己收集、分析并选择信息资料,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它强调通过学生主体性的探索、研究、协作来求得问题解决,从而让学生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作为网络资源的学科研究、协作式学习系统,课程网站不乏有以下特点。
      1、资源建设以“ 课程”为导向,以“整合”为特征。即课程网站的主题很明确,在资源建设时注重资源与学科的“关联度”。在对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注重与学科相关知识的“整合”。充实课堂教学资源,提供课外学习资源,建设开放的、引导性的、有效的学习资源。课程网站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能即时发布更多新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在突破传统课程教材封闭性的同时,更为实施研究性学习等探究活动提供了便利。
      2、 教学方式以研究性协作学习为主要方式。课程网站建设的定位决定着教学方式,课程网站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基于网络资源的学科研究、跨越时空交流、协作学习的研讨平台。
      3、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课程网站连接的是巨大的知识与信息资源库,提供了一个平等、自由的开放的环境,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的心理需求。学科网站的智能化交互性特点,使学生可以控制信息,改变信息组织过程,从而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学生参与网站资源的建设,通过研究与协作求解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4、 师生广泛参与,资源建设与教学实验相结合。课程网站具有独特的开放性,其开放性体现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以及多种教育教学资源与手段的融合上。课程网站为师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例如网上答疑、论坛等等。
课程网站建立在一定的理论依据之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而课程网站设计的初衷就是强调学生在虚拟的网上学习环境中,借助网站提供的教学资源,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和与其他学习者或帮助者的协作努力,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实现教师的教学任务。由此可见,这是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相符的。
另外在课程网站的设计上大体还应遵循如下原则:
    1、交互性原则:专题学习网站要有良好的交互性,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出相应的反馈。表现的知识应该是可操纵的,而不仅仅是文字的电子搬家。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网络中,网上答疑就体现了这一原则。它为老师和学生两者间搭建了一个开放、民主、自由的交流平台。
2、界面直观友好原则:网站界面要美观,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操作要简单,不需要大量的预备技能;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
3、创新能力培养原则:知识创新和信息获取的能力是当代素质教育的核心,专题学习网站应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以便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能进行积极的思考,而不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增强信息文化素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4、科学性原则:专题网站中所要表达的知识要具有科学性,措辞要准确,行文要流畅,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结构。
5、协作性原则:协作学习有利于高级认知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而网络为协作学习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因此,专题学习网站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提供协作学习和协同工作的工具和网络空间。
6、教学设计原则:要重视教学设计,即要注意分析学习者的特征、要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结构、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知识表现形式,设计能够有力地促进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策略。
                         课程网站的设计案例

本着课程网站的设计的思想,本人就计算机网络基础一门课程建立了课程网站(http://yj.jsjx.hzcollege.com/linnetbase/index.htm)如图(一)所示

 

 

                                    图(一)
    课程网站建成后,老师对课程目标的理解更深刻,教学教研气氛也更浓,业务水平也得到提升。课程网站的建设,使学生有了更进一步研究和学习的平台,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学生不仅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飞跃,而且综合素质得到极大发展。课程网站是对学科知识系统的梳理,经常组织的一些主题活动,让学生对某一主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开阔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索的方法和思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总之, 课程网站的出现丰富了课程教学的网络资源,为教师的教育教学乃至科研活动提供活动的平台,也为学生与教师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促进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了新形式下的课程改革的发展。在众多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相信课程网站的建设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点击数: 收藏本页

学院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马安镇新乐路 邮编:516057

招生办电话:0752-3619806、3619808;就业办电话:0752-3619121、3256789

粤ICP备14003975号-7    备案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