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药食同源传经典,匠心筑梦展风采 —— 中医膳食实训课程的传统与创新
作者:护理与健康学院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07-01

  夏日的微风轻拂,裹挟着药草的清雅芬芳。护理与健康学院的中医实训室内,蒸汽正袅袅升腾。在中医康复技术专业陈春菊、陈彦、顾庆虹三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沉浸式体验了五堂别具一格的中医膳食调理实训课。

  从中药奶茶的馥郁芳香在唇齿间萦绕,到亲手揉捏山楂丸的软糯塑形;从酸梅汤熬制时咕嘟冒泡的精心守候,到玫桂膏调和时温润绵密的质感体验,再到龟苓膏凝结后爽滑Q弹的视觉与味觉双重享受 —— 每一次实训都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让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医学理念交融的深刻意义,在实践中得以具象化呈现,于学生心中刻下鲜明印记。


中药奶茶成品

山楂丸成品

酸梅汤制作

玫瑰膏制作

龟苓膏成品

  这门课程最显著的特色,在于其“知行合一”的鲜明实践导向。它突破传统课程中理论传授为主的模式,将抽象的中医理论转化为可感知、可操作的美味成果。老师不单讲解“药食同源”的抽象道理,更带领同学们亲手体验食材的物性转化:从山楂的生酸消食,到制成丸剂后更温和的健脾之力;从药材的原始形态,到龟苓膏中凝结的清凉润泽。每一次操作,皆是“药食同源”、“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理论在指尖上的具象演绎。



  实训过程更成为综合能力锤炼的熔炉。制作“大力山楂丸”时,同学们需精准计算蜂蜜用量以调节粘稠度与适口性,这是严谨剂量意识的生动实践。熬煮酸梅汤时,对乌梅、山楂、甘草等比例与火候的反复调试,则是对“调和”这一中医精髓的切身领悟。而设计中药奶茶配方时,如何在满足个体健康需求(如助眠或利咽)的同时兼顾风味,则考验着同学们将“辨证施膳”思想落地的智慧。

  于学生而言,这门课程开辟了未来职业实践的崭新维度:

  1. 深化健康指导内涵

  掌握这些简便验廉的食疗方法,使未来对患者进行营养与生活方式指导时,不再停留于苍白叮嘱“注意饮食”,而能提供如“工作压力大易失眠,可尝试甘麦大枣茶”般具体、可行且蕴含中医智慧的建议,显著提升健康宣教的亲和力与接受度。

  2. 提升沟通与个体化服务能力

  从理解不同体质需求到设计对应食疗方案,这一过程极大地训练了同学们的个性化评估与沟通能力。例如调制龟苓膏时考虑其清热利湿之效,未来便懂得如何向南方湿热地区老年人推荐此类食品,让服务更细致入微。

  3. 融合传统与现代护理理念

  课程在传统中医底蕴与现代医学间架起桥梁。学生们既学会尊重“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食材成分与作用机理,为未来在临床中整合不同医学体系优势、提供更周全照护奠定了思想基础。

  指尖余香,是山楂丸的甘酸;心中所感,是知识落地的丰盈。中医膳食调理这门课程,不仅让学生们掌握了制作传统药膳的技艺,更重要的是,它深刻启发了学生将健康智慧融入日常,化作滋养生命的涓涓细流。它让中医的温暖通过一方汤剂、一块膏方,更细腻、更长远地守护生命之树常青。

点击数: 收藏本页

学院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马安镇新乐路 邮编:516057

招生办电话:0752-3619806、3619808;就业办电话:0752-3619121、3256789

粤ICP备14003975号-7    备案信息查询